搜索
首页 《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锱铢赤舄无骄志,咳唾黄金有古风。

锱铢赤舄无骄志,咳唾黄金有古风。

意思:知悉赤色鞋没有骄傲,咳唾黄金有古代风俗。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英雄或伟大人物的赞美和哀悼之情。诗中描述了这个人物不骄不躁,具有古风大度,在艰难困苦中显现出忠诚,为国家建立了赫赫战功,受到了皇帝的赞扬。诗中通过描绘这个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个英雄或伟大人物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在诗的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如“锱铢赤舄”、“咳唾黄金”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形象和气质。同时,诗人也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工整美观,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英雄或伟大人物的赞美和哀悼,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锱铢赤舄无骄志,咳唾黄金有古风。
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谋谟邴魏丹青力,拥立昭宣柱石功。
御笔新诗在新陇,哀荣谁得似初终。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锱铢

    读音:zī zhū

    繁体字:錙銖

    英语:a very small quantity

    意思:(锱铢,锱铢)

     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
      ▶《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

  • 古风

    读音:gǔ fēng

    繁体字:古風

    短语:遗风

    英语:antiquity

    意思:(古风,古风)

     1.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
      ▶《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 无骄

    读音:wú jiāo

    繁体字:無驕

    意思:(无骄,无骄)
    不傲慢。
      ▶《礼记•少仪》:“颂而无谄,谏而无骄。”
      ▶郑玄注:“骄谓恃知而慢也。”
      ▶《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