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嘲解十首》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意思:尊重老师和你为什么谄媚,旁边的人笑好名声结党。

出自作者[宋]王迈的《嘲解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现实政治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名节操守的重视和对正直为官的赞美。 首句“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诗人以西山的高峻挺拔,象征着人物的高尚节操,而洪魏同时存在,都有声名,又代表了同时代有许多有气节有声望的人物。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这两句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被贬谪,离开权力中心,他可以保持自己的操守,如历史上的洪魏等人;如果一个人在权力中心,也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如端平年间的人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权力中心也能保持操守的人的赞赏。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这两句是对现实政治的批评,诗人认为,对老师像儿子一样尊敬,不是谄媚;结党营私的人却嘲笑那些追求名声的人。这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为官的赞美和对谄媚之风的批判。 “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最后两句是对现实政治的进一步批评,诗人认为谏官应该明白事理,分辨是非黑白,坚持正义,反对邪恶。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人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对现实政治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名节操守的重视和对正直为官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象征、对比、评论等手法,语言简练、鲜明、有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批评和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婺女谏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极分明。

关键词解释

  • 好名

    引用解释

    爱好名誉;追求虚名。《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怨誚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 清 李渔 《慎鸾交·贿蔑》:“那些好名的妓女,箇箇都来嘱託,要我去攛掇文人,把他定做榜首。”

  • 何为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何為

    意思:(何为,何为)
    I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