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叶柟惠花》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意思:文殊无明都拱手,今天花枝唤得回。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叶柟惠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是一首描绘无住庵中老居士生活状态的诗。它通过描绘老居士的入定不饮酒、与文殊罔明一同拱手、以及唤回花枝等场景,展现了老居士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首句“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中,“无住庵”可能是老居士所居住的庵名,“逢春入定不衔杯”则描绘了老居士在春天时节的日常习惯,即入定不饮酒。入定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在此处象征老居士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文殊罔明俱拱手”描绘了老居士与文殊罔明一同拱手的场景。这里可能暗示了老居士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和谐相处。 “今日花枝唤得回”则描绘了老居士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即使是在春天,花枝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也能够保持冷静,唤回思绪,继续他的日常生活。这进一步强调了老居士的淡定和从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无住庵中老居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生活,同时也要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文殊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殊

    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徵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徵智慧锐利威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

  • 花枝

    读音:huā zhī

    繁体字:花枝

    英语:flowering branch

    意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王维《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谢谠

  • 拱手

    读音:gǒng shǒu

    繁体字:拱手

    英语:submissively

    意思:
     1.两手相合以示敬意。
      ▶《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