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 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敌楼。

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敌楼。

意思:根本不吃官粮,也令登上城楼。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敌楼》,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个士兵在战争中的经历和感受。 首句“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敌楼”,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的态度,他并不依赖国家提供的粮食,而是选择登上敌楼参加战斗。这表明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有着深深的责任感,愿意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斗。 “鸣桴木杪急,传箭夜深愁”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急迫。士兵在木头的顶端敲击鼓槌,发出急促的声音,传达着夜深人静时紧张而忧虑的心情。 “暗蹑蛇缠膝,尘搔虱满头”这两句则描绘了战争的艰苦和士兵的疲惫。他走在黑暗中,如同被蛇紧紧缠绕,尘土和虱子填满了他的头。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 最后,“传闻贼寨破,今日得归休”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结果的期待和希望。他听说敌人的寨子已经攻破,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可以结束这场战斗,得到休息。这不仅是对士兵的安慰,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深深责任感。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不食官粟,亦令登敌楼。
鸣桴木杪急,传箭夜深愁。
暗蹑蛇缠膝,尘搔虱满头。
传闻贼寨破,今日得归休。

关键词解释

  • 官粟

    读音:guān sù

    繁体字:官粟

    意思:官府的谷物。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唐·孔颖达疏:“所以纾出官粟之蓄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谷以纳官也。”
      ▶宋·苏轼《和叔盎画马次韵》:“驽骀饱官粟,未

  • 敌楼

    引用解释

    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迺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西有 黄河 东 华岳 ,乳口敌楼没与高,仿佛来到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 何垠 注:“敌楼,城上守御之楼

  • 食官

    读音:sì guān

    繁体字:食官

    意思:I

     1.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
       ▶《国语•晋语四》:“工商食官。”
       ▶韦昭注:“食官,官禀之。”
      
     2.谓侵害官府,贪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