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禅人开田乞颂》 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意思:饱食期束肚三条竹篾,成功移身百尺竿。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端禅人开田乞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侣在田地中劳作,展现了他坚韧不拔、辛勤耕耘的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诗歌的逐句赏析: 首联“衲僧田地有来端,底意相携出问檀。”描绘了僧侣在田地里劳作的场景,同时展现了他们内心的虔诚和专注。“衲僧”指身着破旧僧衣的僧侣,“来端”表示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即为了耕种。而“底意相携出问檀”则进一步表现了僧侣们的专注和用心,他们带着意愿和期待,一起去请教高僧(“问檀”)。 颔联“春坞耕开云锦晓,月津划破练光寒。”进一步描绘了田地的美景和僧侣的辛勤劳作。“春坞”指春天的山谷,“云锦晓”形容清晨的云彩像锦绣一般美丽。而“月津划破练光寒”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划破夜空,洒在田地上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侣们耕种的环境和时间。 颈联“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则表现了僧侣们的坚韧和毅力。“饱期束肚三条篾”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们在劳作时忍饥挨饿的状态,“束肚”表现了他们的节制和坚韧。而“功就移身百尺竿”则表现了他们为了完成耕作任务,不惜付出巨大努力的精神。 尾联“恰恰相投看规矩,谷声鉴像一般般。”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侣们的劳作精神和规矩意识。“恰恰相投”表现了他们的默契和协作,“看规矩”则表现了他们遵循规则、按规矩办事的态度。而“谷声鉴像一般般”则形象地描绘了谷物成熟、丰收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生动描绘僧侣们的劳作场景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辛勤耕耘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强调规矩、节制和专注的教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衲僧田地有来端,底意相携出问檀。
春坞耕开云锦晓,月津划破练光寒。
饱期束肚三条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恰恰相投看规矩,谷声鉴像一般般。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 王大娘 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 瀛洲 、 方丈 ,令小儿持絳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輟。”
    (2).高的旗竿。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读音:bǎi chǐ gān

  • 三条

    读音:sān tiáo

    繁体字:三條

    意思:(三条,三条)

     1.见“三条路”。
     
     2.指北条山、中条山、南条山。
      ▶唐·皎然《送沈居士还太原》诗:“浪花飘一叶,峰色向三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