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意思:一杯酒能在万树萱,上才宁一定醉西园。

出自作者[明]于鉴之的《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人、道德和社会环境的。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赏析: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第一联中,“卮酒”指的是一杯酒,“万树萱”则通常用来象征欢乐和愉快。“上才宁必醉西园”则暗示了有才之人不一定需要沉浸在繁华之中,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第二联中,“清时”和“薄俗”分别代表了理想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的社会风气。诗人用“文人行”和“长者言”来代表他们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第三联中,“素魄”指的是月亮,“缺辐”在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缺憾。而“苍穹犹恨类欹轩”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也希望公平正义能够得到伸张。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最后一联中,“微词”指的是诗人含蓄委婉的言辞,“容冶”则象征着美好和优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道德和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诗人的态度超脱世俗,坚守道德,即使面临困难也希望公平正义能够得到伸张。同时,他也对社会的道德沦丧表示了担忧,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辞和行动来改变这种状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
¤

关键词解释

  • 西园

    读音:xī yuán

    繁体字:西園

    意思:(西园,西园)

     1.园林名。
      ▶汉·上林苑的别名。
      ▶《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阅西园,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注:

  • 卮酒

    读音:zhī jiǔ

    繁体字:卮酒

    意思:犹言杯酒。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清·昭槤《啸亭续录•大蒙古包宴》:“上亲赐卮酒,以及新降诸王、贝勒、伯克等,示无外也,俗谓之大蒙古包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