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人、道德和社会环境的。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赏析: “卮酒能当万树萱,上才宁必醉西园。”:第一联中,“卮酒”指的是一杯酒,“万树萱”则通常用来象征欢乐和愉快。“上才宁必醉西园”则暗示了有才之人不一定需要沉浸在繁华之中,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 “清时肯护文人行,薄俗难称长者言。”:第二联中,“清时”和“薄俗”分别代表了理想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的社会风气。诗人用“文人行”和“长者言”来代表他们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素魄岂愁频缺辐,苍穹犹恨类欹轩。”:第三联中,“素魄”指的是月亮,“缺辐”在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缺憾。而“苍穹犹恨类欹轩”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也希望公平正义能够得到伸张。 “微词竟得留容冶,宋玉何曾似屈原。”:最后一联中,“微词”指的是诗人含蓄委婉的言辞,“容冶”则象征着美好和优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道德和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诗人的态度超脱世俗,坚守道德,即使面临困难也希望公平正义能够得到伸张。同时,他也对社会的道德沦丧表示了担忧,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辞和行动来改变这种状况。
相关诗词
  • 1
    [清]
    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
    可怜三百年天下,断送忧勤惕厉中。
  • 2
    [明]
    晶晶日月,雨雪忽零。
    岂无师保,束此宁人。
    维桑失系,朽索弗宁。
    大木将拔,先剪厥阴。
    矫矫荩臣,夷之斮之。
    显显令人,谪之诼之。
    言窜江沚,隐斯骲也。
    自幽私宫,避斯驳也。
    鼎沉而起,星坠而升。
    如日再中,如月再盈。
    言巾我车,言濯我缨。
    辟此皇路,以迟汇征。
    汇征伊何,首论盐梅。
    惟和惟一,无待尔枚。
    田畯盘舞,红女解颏。
    翳云何自,晦此中台。
    浣布于火,乃愈鲜也。
    蒨金于垆,乃愈坚也。
    人亦有
  • 3
    [明]
    残书一榻对松风,卧读微妨饮酒功。
    小院心情春暖后,高楼闲暇夕阳中。
    蝉留旧草惊飞白,蝶去余花惨梦红。
    底处古人须见我,偶然危膝类张融。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