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意思:三个风何不派郑声放,一天忽然惊周鼎移。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送紫阳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触,对南宋初年的文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首句“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描绘了一个时代,即乾淳年以后,学者们失去了导师,士气萎靡不振。乾淳年是南宋孝宗赵慎在位时期的年号,这段时间是南宋的恢复期和稳定期,然而诗人的视角却揭示出士气低沉的现象。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诗。”诗人对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提出了批评,认为那些浮华艳丽的辞藻,如同不祥的妖谶,预示着国家的衰败。南岳稿指当时文人所追捧的南岳诗派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浮华,过于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了诗歌的社会功能。晚唐诗则是诗人对诗歌历史的理解,他认为那些诗歌过于感伤,缺乏雄浑之气,不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这里诗人用音乐和器物的比喻来形容社会风气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像“郑声”,过于浮华、靡靡之音,应该及时改变。同时,他也警告人们不要忘记“周鼎”,即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基础。 最后,“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欧九和柳七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们以词抒情,表达情感,然而在南宋时期却不被重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南宋文风的不满,同时也对昭陵时期(即北宋太宗赵匡义时期)的太平基业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触,对南宋初年的文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士气的关注。同时,他也呼吁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浮华所迷惑,要坚守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乾淳以后学无师,嘉绍厌厌士气衰。
何等淫辞南岳稿,不祥妖讖晚唐诗。
三风盍遣郑声放,一日忽惊周鼎移。
欧九登庸柳七弃,昭陵曾筑太平基。

关键词解释

  • 三风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風

    意思:(三风,三风)

     1.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愆毕行,三风咸袭。”
      ▶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郑声

    读音:zhèng shēng

    繁体字:鄭聲

    英语:fading murmuring

    意思:(郑声,郑声)

     1.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