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灵岩寺上院》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意思:更没有俗在人眼睛,只要有泉水洗我的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宿灵岩寺上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是一首描绘诗人夜晚在青林之上的高台上,独自欣赏明月的美丽景色的诗。诗中充满了宁静、孤独和深深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高高白月上青林”,诗人用“高高”和“上”两个词,描绘出青林之上明月高挂的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他似乎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独自沉浸在这美丽的月色之中。 “客去僧归独夜深”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客人已经离去,僧人也已经回到寺庙中休息,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诗人独自留在高台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和月色的美丽。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青林之上,只有酒和琴陪伴的场景。“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这两句诗中,诗人似乎在排除世俗的欲望,只专注于酒和琴,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清雅志趣。他觉得周围没有任何俗物能够打扰他的内心,只有泉水的声音能够洗涤他的心灵。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自然才是最真实、最纯净的。 最后,“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晨在晓亭向东望去,看到太湖烟水深深的美丽景色的喜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晚在高台上欣赏明月、独自饮酒弹琴、远离尘世喧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和安宁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宁静、孤独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俗物

    读音:sú wù

    繁体字:俗物

    英语:worldling

    意思:
     1.对世俗庸人的鄙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
      ▶

  • 人眼

    读音:rén yǎn

    繁体字:人眼

    意思:
     1.指能看到自己的人。
      ▶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三:“到彼市买,必竟与他家管事家人交易往来,等走得

  • 当人

    读音:dāng rén

    繁体字:噹人

    意思:(当人,当人)
    值班的人。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张千,就着的当人押解他迭配沙门岛去,疾去早来者。”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