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意思:五里徘徊仍然远别,不应辛辛苦苦做弹筝。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送别诗。首句“送卿归去海潮生”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用潮水的涨落寓意离别的悲欢,潮水的生起象征着别离的时刻到来,营造了感伤的氛围。 次句“点染生绢好赠行”表述了诗人准备赠送礼物给即将离去的人,生绢点染象征着诗人的深情厚意,也表现出对离别的不舍。 第三句“五里徘徊仍远别”中的“五里徘徊”描绘了送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而“仍远别”则再次强调了离别的主题,加深了悲伤的色彩。 最后一句“未应辛苦为调筝”,以“调筝”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祝愿,希望友人在新的生活中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情,也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生活的艰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辛苦

    读音:xīn kǔ

    繁体字:辛苦

    短语:难为 劳动 劳驾 费事 烦劳 劳神 劳 麻烦 烦

    英语:hard

    意思:
     1.辛味与苦味。
      ▶汉·董

  • 调筝

    读音:diào zhēng

    繁体字:調箏

    意思:(调筝,调筝)
    弹筝。
      ▶元张翥《周昉按乐图》诗:“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清·黄景仁《绮怀》诗之六:“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