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楼》 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

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

意思:他过去常一起喝老盆,就是现在破旧的棉絮倩谁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楼》

全文创作背景

《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楼》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祭祀祖先有关。根据诗题,“壬辰春”指的是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春天,诗人在这段时间里上坟祭祖。 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可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俗和习惯。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和心情,以及他们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 总之,《壬辰春上冢五首·西楼》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祭祀活动有关,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草林花争碧红,伤心黄壤閟芳容。
短松明月易陈迹,断雨残云难觅踪。
伊昔老盆常共酌,即今败絮倩谁缝。
臼间一斗仓陈粟,薄暮归来独自舂。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败絮

    读音:bài xù

    繁体字:敗絮

    英语:worn-out cotton wadding for quilt

    意思:(败絮,败絮)
    破旧的棉絮。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余尝感孺仲贤

  • 伊昔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伊昔

    意思:从前。
      ▶《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伊昔有皇,肇济黎蒸。”
      ▶李善注:“《尔雅》曰:‘伊,惟也。’郭璞曰:‘发语辞也。’”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王侍中》:“伊昔值世

  • 老盆

    读音:lǎo pén

    繁体字:老盆

    意思:指酿酒器。
      ▶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诗之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解释:1.指酿酒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