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普照庵小憩》 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意思:昔日牧童在沙戏,如果一个阿师来卓庵。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普照庵小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以牧童和阿师为引子,通过描绘他们曾经的嬉戏场景,引出对参禅悟道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参禅的独特见解,即参禅并非一定要寻找捷径,而是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首句“昔日牧童聚沙戏”描绘了牧童们玩耍的场景,象征着过去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以此为引子,提醒人们要珍惜过去的时光,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回忆中。同时,也暗示了参禅悟道之路并非易行,需要付出努力和勇气。 第二句“若个阿师来卓庵”则将话题转向了参禅悟道。阿师是指精通佛法的人,卓庵则是指修行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参禅悟道需要的是真正的修行者,而不是那些只是追求名利的人。 第三句“千圣路头都把断”进一步强调了参禅悟道的重要性。千圣是指历史上众多的佛教学者,他们已经把通往真理的道路都把握住了。这句诗表达了参禅悟道需要把握住真正的真理,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最后一句“不须辛苦误同参”是对前一句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提醒人们,参禅悟道并不需要辛苦地寻找捷径,而是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地参禅悟道,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参禅悟道的独特见解,强调了内心的把握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过去的时光,不要被过去的回忆所困扰,要把握住真正的真理,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

关键词解释

  • 聚沙

    读音:jù shā

    繁体字:聚沙

    意思:亦作“聚砂”。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于志宁《<大唐西域记>序》:“

  • 牧童

    读音:mù tóng

    繁体字:牧童

    短语:牛郎

    英语:vaquero

    意思:放牧牛、羊的儿童。
      ▶《吕氏春秋•疑似》:“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

  • 昔日

    读音:xī rì

    繁体字:昔日

    短语:已往 往常 昔年 早年 旧时 往年 往 以往

    英语:formerly

    意思:往日;从前。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