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意思:昔日牧童在沙戏,如果一个阿师来卓庵。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普照庵小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日牧童聚沙戏,若个阿师来卓庵。
千圣路头都把断,不须辛苦误同参。》以牧童和阿师为引子,通过描绘他们曾经的嬉戏场景,引出对参禅悟道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参禅的独特见解,即参禅并非一定要寻找捷径,而是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首句“昔日牧童聚沙戏”描绘了牧童们玩耍的场景,象征着过去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以此为引子,提醒人们要珍惜过去的时光,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回忆中。同时,也暗示了参禅悟道之路并非易行,需要付出努力和勇气。
第二句“若个阿师来卓庵”则将话题转向了参禅悟道。阿师是指精通佛法的人,卓庵则是指修行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参禅悟道需要的是真正的修行者,而不是那些只是追求名利的人。
第三句“千圣路头都把断”进一步强调了参禅悟道的重要性。千圣是指历史上众多的佛教学者,他们已经把通往真理的道路都把握住了。这句诗表达了参禅悟道需要把握住真正的真理,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最后一句“不须辛苦误同参”是对前一句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提醒人们,参禅悟道并不需要辛苦地寻找捷径,而是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地参禅悟道,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参禅悟道的独特见解,强调了内心的把握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过去的时光,不要被过去的回忆所困扰,要把握住真正的真理,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