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 方景两先生庙》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意思:千古龙逢源不死,七个窍比干肺腑。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念奴娇 方景两先生庙》

全文创作背景

《念奴娇·方景两先生庙》是清朝文人郑燮所写的一首颂词,歌颂了明朝遗臣方孝孺和景清的气节。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郑燮对明朝遗臣的敬仰以及清朝初期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清朝初期,许多明朝的遗臣选择了坚守气节,不仕清朝,这其中就包括方孝孺和景清。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和忠诚,不惜牺牲生命。郑燮作为清朝的文人,对方孝孺和景清的气节深感敬仰,因此创作了这首词来歌颂他们的忠诚和英勇。 这首词通过浓郁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方孝孺和景清英勇无畏、忠诚不渝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郑燮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十族全诛,皮囊万段,魂魄雄而武。
世间鼠辈,如何妆得老虎!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逢源

    读音:féng yuán

    繁体字:逢源

    意思:形容办事顺利。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鲁迅《<准风月谈>后纪》引杨村人《聪明之道》:“他们也实在到处逢源,名利双收。”

  • 七窍

    读音:qī qiào

    繁体字:七竅

    英语:seven orifices

    意思:(七窍,七窍)

     1.指眼、耳、口、鼻七孔。
      ▶《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 肺腑

    读音:fèi fǔ

    繁体字:肺腑

    短语:心 心神 寸心 心田 良心 胸 衷 心地 心里 心肠 心目 私心 心房 心弦 心迹 方寸 心头 内心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the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龙逢

    读音:lóng féng

    繁体字:龍逢

    意思:(龙逢,龙逢)
    亦作“龙逄”。
     即关龙逢。
      ▶夏之贤人,因谏而被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
      ▶《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