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伯姊二首》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意思:波湍石畔霜风冷,路上没有感情也流鼻涕。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伯姊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弟弟为妹妹制作碑文,而自己却无法参与其中的遗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起絮撒盐”、“燎须作粥”等,生动地描绘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 首联“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直接点明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弟弟为妹妹制作碑文,而自己却无法参与其中,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遗憾。 颔联“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通过对比古今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和妹妹才华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参与其中的遗憾。 颈联“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作起絮撒盐,形象地描绘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同时,“燎须作粥”也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姐妹生活困难的关切和担忧。 尾联“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通过描绘澜湍石畔的凄冷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兄弟姐妹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参与其中的无奈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赏、关切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
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
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行路

    读音:xíng lù

    繁体字:行路

    英语: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意思:
     1.道路。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霜风

    读音:shuāng fēng

    繁体字:霜風

    意思:(霜风,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柳永《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

  • 涕洟

    读音:tì tì

    繁体字:涕洟

    意思:
     1.眼泪和鼻涕。
      ▶《礼记•檀弓上》:“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弔。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
      ▶陆德明释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