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归去来图二首》 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

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

意思:谁与老人一起隐居,桃花源里捕鱼郎。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归去来图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避世。诗人通过描绘崔子、桃花源等意象,表达了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首句“人间处处犹崔子,岂忍更令三径荒”中,“崔子”可能指的是崔子弑君的典故,也可能指崔氏家族的豪门贵族。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荒芜,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生活被破坏。诗人用“三径荒”这个典故,表达了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不公和不义。 “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诗人想象自己成为桃花源中的一位渔夫,与世隔绝,过着宁静、自由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是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崔子、桃花源等意象,将避世生活的美好和现实世界的残酷进行了对比,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间处处犹崔子,岂忍更令三径荒。
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桃花源

    解释

    桃花源 táohuāyuán

    (1) [the Peach Garden]∶在湖南省桃源县境,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传说陶渊明因此地而作《桃花源记》,故而得名

    (2) [Arcadia]∶又称“桃花浔”,&ldq

  • 避世

    读音:bì shì

    繁体字:避世

    英语:retire from the world; withdraw from society

    意思:逃避尘世;逃避乱世。
      ▶《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

  • 老翁

    读音:lǎo wēng

    繁体字:老翁

    英语:whitebeard

    意思:
     1.年老的男子。含尊重意。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唐·李颀

  • 花源

    读音:huā yuán

    繁体字:花源

    意思:“桃花源”的省称。
      ▶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宋·梅尧臣《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

  • 鱼郎

    引用解释

    1.渔夫;渔人。 宋 高似孙 《松江蟹舍赋》:“采菱舂芡,食莲烧芦,是皆舟子所乡,鱼郎所庐。”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鱼郎翻身没水中,腰裹疏巾赤手空。”

    2.渔夫;渔人。 宋 高似孙 《松江蟹舍赋》:“采菱舂芡,食莲烧芦,是皆舟子所乡,鱼郎所庐。”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鱼郎翻身没水中,腰裹疏巾赤手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