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

意思:废巢侵犯烧色,荒坟进入锄声。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它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诗人离别之情的诗。通过对战乱之地和离别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首句“北鄙征难尽”直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战场环境和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次句“诗愁满去程”则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和战场的愁绪,充满了诗人的情感。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这两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废巢、荒冢、烧色、锄声,这些词语都带有强烈的战争痕迹和悲凉情感。 “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明”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的自然景象,河水混浊、云离日丽,这些景象都带有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最后一句“并州戎垒地,角动引风生”则描绘了战场的另一面,即军营的景象。并州、戎垒、角动、风生,这些词语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和战斗气息。 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战乱之地和离别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
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明。
并州戎垒地,角动引风生。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荒冢

    读音:huāng zhǒng

    繁体字:荒冢

    意思:(参见荒冢)
    亦作“荒冢”。
     荒坟。
      ▶唐·耿湋《晚次昭应》诗:“藤草蔓古渠,牛羊下荒冢。”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桃俊》:“余外家乃临平·

  • 色荒

    读音:sè huāng

    繁体字:色荒

    意思:沉迷于女色。
      ▶《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
      ▶孔传:“迷乱曰荒;色,女色。”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若夫士也色荒,女兮情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