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际。
意思: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时。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南都思杜祁公》
全文创作背景
《南都思杜祁公》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东篱,福建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臣,被贬谪至南都(今江西南昌)。在南都期间,蔡襄深感政治黑暗,对国家前途忧虑不已。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诗中,蔡襄以“南都”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杜祁公的怀念之情。杜祁公,即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蔡襄通过回忆杜甫的诗歌创作和人格魅力,来表达自己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蔡襄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南都春色好”,描绘了南都春天的美丽景色。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可惜花无百日红,更堪风雨又匆匆”,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感慨。这里的“花无百日红”暗示了人生无常,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而“风雨又匆匆”则形象地描绘了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杜陵野老吞声哭,春去人间无觅处”,表达了蔡襄对杜甫的怀念之情。杜甫曾流寓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因此被称为“杜陵野老”。这里的“吞声哭”形象地描绘了杜甫在世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内心的痛苦。而“春去人间无觅处”则表达了蔡襄对杜甫已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蔡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现实中的政治环境令人忧虑,但蔡襄仍然坚信,只要人们努力追求,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天地。
总的来说,《南都思杜祁公》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的怀念,表达了蔡襄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蔡襄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