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西湖》 波静不忧无蒂栌,心清聊溉不毛田。

波静不忧无蒂栌,心清聊溉不毛田。

意思:波静无忧无蒂柱,心清且灌溉不毛田。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小西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沙鸥、荇菜和无蒂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首句“沙鸥无事作群眠,乱荇萦风翠带牵”描绘了沙鸥群栖、荇菜随风摆动、翠带牵绕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沙鸥比作群栖的鸟儿,将荇菜比作翠带,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自然中的状态。同时,“无蒂栌”和“不毛田”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波静不忧无蒂栌,心清聊溉不毛田”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波平如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无忧无虑。同时,“心清”和“聊溉”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澄明,就像他愿意用清净的心去灌溉那些荒芜的土地一样。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清净。诗人通过对沙鸥、荇菜和无蒂栌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沙鸥无事作群眠,乱荇萦风翠带牵。
波静不忧无蒂栌,心清聊溉不毛田。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不毛

    读音:bù máo

    繁体字:不毛

    英语:barren

    意思:
     1.未加种植。
      ▶《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宅不

  • 无蒂

    解释

    没有牵挂或牵连。形容活动自如。语本汉班固《答宾戏》:\"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读音:wú d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