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更漏子·听寒更》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

意思:掌中珠,心上气,爱惜难道要容易。

出自作者[宋]孙光宪的《更漏子·听寒更》

全文赏析

《更漏子·听寒更》是宋代词人孙光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篇表现的是词人的寂寞之情。 上片“绿树深”三句,以素描之法勾出夏夜的幽静景象。此言夏日之夜,皎洁的月光泻向大地,照得树木、屋宇、池沼一片碧绿;而到夜晚,万籁俱寂,只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阵凄凉的漏声。此情此景中,词人的内心也自然感到一阵清冷和孤寂。“芜然蕙草暮”一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芜然蕙草暮”系用屈原《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之意。词人慨叹那昔时繁茂的蕙草现在已变得一片荒芜,隐含着对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的喟叹。 下片转而抒发寂寞相思的情怀。“花梢冷”三句,承上启下,由夏夜过渡到春日。言眼前的花梢虽还缀着几朵残红,但春天却已悄然归去;词人所思念的人儿也早已远去他乡,不知其踪迹何处。“海绡”二句,由思念意中人而联想起对方对自己的绝情负心。“海绡”本指薄纱似的轻绸,这里喻指薄情;“君泪盈”则是指对方珠泪满眶。词人说:我与你虽然天各一方,但两心常思常想常牵绕。可如今你却为了新欢而抛弃了我,让我空留心头相思之苦。“妾意浓”三句,再由对方转而述及自身。此处是说:我虽对你感情深厚,但你却弃我而去;因此我的这份浓情蜜意竟无处倾诉。最后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几时重”,是自问,也是徒问,因为事实上这种念头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打消过。 全词以景起笔,以情结章,上下片之间看似松散无序,实则暗脉相通;且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打成一片,使这首词在意境上显得浑厚而苍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
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
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
云雨态,蕙兰心,此情江海深。
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
偎粉面,撚瑶簪,无言泪满襟。
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咿喔。
听付属,恶情悰,断肠西复东。
烛荧煌,香旖旎,闲放一堆鸳被。
慵就寝,独无憀,相思魂欲销。
不会得,这心力,判了依前还忆。
空自怨,奈伊何,别来情更多。
掌中珠,心上气,爱惜岂将容易。
花下月,枕前人,此生谁更亲。
作者介绍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掌中珠

    引用解释

    见“ 掌上明珠 ”。

    读音:zhǎng zhōng zhū

  • 掌中

    读音:zhǎng zhōng

    繁体字:掌中

    意思:
     1.手掌中。
      ▶唐·杜甫《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宋·陆游《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

  • 爱惜

    读音:ài xī

    繁体字:愛惜

    短语:敝帚自珍 珍爱 爱 惜

    英语:treasure

    意思:(爱惜,爱惜)

     1.爱护珍惜。
      ▶汉·朱浮《为幽

  • 珠心

    读音:zhū xīn

    繁体字:珠心

    造句:

  • 上气

    读音:shàng qì

    繁体字:上氣

    意思:(上气,上气)

     1.赌气。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此已定是西门官府和三官儿上气。”
      ▶明·无名氏《王兰卿》第二摺:“﹝外云:﹞我在青州时,专

  • 容易

    读音:róng yì

    繁体字:容易

    短语:爱 便于 轻

    英语:likely

    意思:
     1.做起来不费事。
      ▶《汉书•杨恽传》:“郎中丘常谓恽曰:‘闻君侯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