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洪景卢舍人北使》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意思:曾记挥笔写公文开始,一定要知道响箭召集单于。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送洪景卢舍人北使》

全文创作背景

《送洪景卢舍人北使》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金关系、使者往来以及洪适(字景卢)的出使金朝有关。以下是对这一背景的简要概述: 1. 宋金关系:在宋朝时期,与金朝的关系一直较为紧张,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外交纷争。尽管如此,两国之间也有使者往来,进行外交谈判和交涉。 2. 使者往来:在宋金关系中,使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传递信息、协商和议、处理外交纠纷等事务。洪适作为宋朝的使者,被派往金朝进行外交活动。 3. 洪适出使:洪适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曾担任过多个高级职务。他作为宋朝的使者,前往金朝进行外交交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送洪景卢舍人北使》的创作背景与宋金关系、使者往来以及洪适的出使金朝有关。周必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洪适出使的祝愿和期望,也反映了当时宋金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
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单于

    读音:chán yú

    繁体字:單於

    英语:chief of the Xiongnu in Acient China

    意思:(单于,单于)

     1.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史记

  • 草檄

    读音:cǎo xí

    繁体字:草檄

    意思: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陈书•蔡景歷传》:“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歷援笔立成。”
      ▶唐·戴叔伦《送崔融》诗:“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清·周

  • 鸣镝

    读音:míng dí

    繁体字:鳴鏑

    英语:whistling arrow

    意思:(鸣镝,鸣镝)

     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

  • 挥毫

    读音:huī háo

    繁体字:揮毫

    短语:下笔 书 题 修 开 落笔 着笔 写 书写

    英语:drive the quill

    意思:(挥毫,挥毫)
    运笔。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