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上皇供法曲,蹋歌犹带步虚声。
意思:曾侍奉太上皇供法曲,但歌还带着步虚声。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朝元阁上景色的诗,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表现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氛围。
首句“朝元阁上翠烟横”,诗人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朝元阁上空弥漫的翠烟,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感觉。翠烟象征着清晨的雾气,它弥漫在阁上,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太乙坛前白露明”则描绘了坛前的景象,白露晶莹剔透,反射着初升的阳光,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明朗的感觉。这里的白露不仅象征着清晨的露水,也象征着一种纯净无暇的境界。
“曾侍上皇供法曲”一句中,“上皇”指的是古代的皇帝,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曾经侍奉过皇帝,为皇帝献上法曲,这是一种荣耀和责任。
“蹋歌犹带步虚声”一句中,“蹋歌”是一种古代的歌舞形式,诗人通过描述这种歌舞,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步虚声”则是指神仙的步履声,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朝元阁上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给人一种深刻而又美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