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昆阳城》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意思:当时不久城镇市民们,未必三军都反叛。

出自作者[宋]苏洵的《昆阳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悲壮的笔触,描绘了昆阳城外战后的惨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生命的哀悼。 首联“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直接描绘出战后的惨状。原本肥沃的土壤在战争的摧残下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土地,多年战骨化为城墙的砖块堵在路上。这一联以极其震撼人心的画面开始,为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颔联“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在描绘惨状的基础上,诗人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反思。诗人认为,当时昆阳城内的百姓被驱赶至城外,未必都是反叛的士兵。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无辜生命的哀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颈联“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无奈。江河填满了血,证明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诗人相信历史上的《武成》篇并非虚言。这一联通过描述战争的惨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尾联“杀入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诗人对战争的反思进一步深化,指出即使减轻赋税和征兵也无法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这一联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和哀悼。 整首诗以沉郁悲壮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哀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的语言质朴而深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入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关键词解释

  • 三军

    读音:sān jūn

    繁体字:三軍

    英语:army;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

    意思:(三军,三军)

     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

  • 未必

    读音:wèi bì

    繁体字:未必

    短语:不见得

    英语:may not

    意思:不一定。
      ▶《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于为非,而未必免于祸。”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 反虏

    读音:fǎn lǔ

    繁体字:反虜

    意思:(反虏,反虏)
    造反者,反叛者。
      ▶《汉书•昭帝纪》:“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有功。”
      ▶《后汉书•任光传》:“大司马刘公将城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