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意思:黄阁主人想访道,绛纱弟子允许观察颐。

出自作者[宋]陈襄的《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翠竹庵前白藕池的美景,以及修真者珍惜光阴、追求道义的精神。 首联“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描绘了翠竹庵前白藕池的美景,同时又暗示了修真者珍惜光阴的重要性。这里的“修真”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追求真理,而“寸阴”则象征着短暂的时间。这一联通过景色与精神的结合,表达了珍惜时间、追求真理的主题。 颔联“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这里,“五气”可以理解为五行之气,代表了人的内在素质,“根原”则表示基础或根源,“妙乐”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三清”则代表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联表达了修真者通过修炼,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从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颈联“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与友人的关系。这里,“黄阁主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他的朋友,“绛纱弟子”则表示对修真的追求者,“观颐”则表示对修真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道义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尾联“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随时准备追求真理的决心。这里,“维摩室”是道家修真的场所,“留侯”即张良,他因为对道义的追求而放弃了荣华富贵,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随时准备放弃世俗的诱惑,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珍惜时间、追求真理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道义的精神,以及随时准备放弃世俗诱惑的决心。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

关键词解释

  • 观颐

    读音:guān yí

    繁体字:觀頤

    意思:(观颐,观颐)
    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
      ▶《易•颐》:“观颐,自求口实。”
      ▶孔颖达疏:“观颐者,颐,养也,观此圣人所养物也。”
      ▶晋·荀勗《晋四厢乐

  • 黄阁

    读音:huáng gé

    繁体字:黃閣

    意思:(黄阁,黄阁)

     1.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卫宏《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
      ▶

  • 弟子

    读音:dì zǐ

    繁体字:弟子

    短语:青年 年轻人 年青人 初生之犊 后生 小伙子 青少年

    英语:disciple

    意思:
     1.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