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翠竹庵前白藕池的美景,以及修真者珍惜光阴、追求道义的精神。 首联“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描绘了翠竹庵前白藕池的美景,同时又暗示了修真者珍惜光阴的重要性。这里的“修真”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追求真理,而“寸阴”则象征着短暂的时间。这一联通过景色与精神的结合,表达了珍惜时间、追求真理的主题。 颔联“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这里,“五气”可以理解为五行之气,代表了人的内在素质,“根原”则表示基础或根源,“妙乐”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三清”则代表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联表达了修真者通过修炼,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从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颈联“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与友人的关系。这里,“黄阁主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他的朋友,“绛纱弟子”则表示对修真的追求者,“观颐”则表示对修真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道义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尾联“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随时准备追求真理的决心。这里,“维摩室”是道家修真的场所,“留侯”即张良,他因为对道义的追求而放弃了荣华富贵,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随时准备放弃世俗的诱惑,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珍惜时间、追求真理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道义的精神,以及随时准备放弃世俗诱惑的决心。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语言优美,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诗词
  • 1
    [宋]
    腊后春前别一般。
    梅花枯淡水仙寒。
    翠云裘著紫霞冠。
    仙品只今推第一,清香元不是人间。
    为君更试小龙团。
  • 2
    [宋]
    云袂飘摇翠佩环,仙姿绰约紫霞冠。
    虽然谪在西风里,合作人间小牡丹。
  • 3
    [元]
    金陵王气,绕道人丹室,紫霞红雾。
    一夜神光雷电转,江左云龙飞去。
    翠辇金兴,绮窗朱户,总是神游处。
    至今花草,承恩犹带风雨。
    落魄野服黄冠,榻前赐号,染蔷薇香露。
    归卧蒲龛春睡暖,耳畔犹闻天语。
    万寿无疆,九重闲暇,应忆江东路。
    遥瞻凤阙,寸心江水东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