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意思:只须廉吏字,题作墓门口刻。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知瑞州罗大夫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廉洁的贤臣的赞扬和缅怀。 首联“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描绘了当时污浊的社会风气被打破,而这位贤臣却保持着公正廉洁的品质,成为独特的楷模。 颔联“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形象地描述了这位贤臣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弯腰低头去求取微薄薪水,但他却绝口不提钱,表现出了他高尚的品格。 颈联“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赞美了这位贤臣继承了先祖笔筒的清廉传统,过着简朴的生活,成为了廉洁的典范。 尾联“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直接点明主题,作者认为这位贤臣的墓门上只需要刻上“廉吏”二字,就已经足够了,表达了对这位贤臣的高度赞扬和缅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贤臣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廉洁、公正的追求和对污浊社会的批判。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污俗狂澜倒,公平今独贤。
折腰惭为米,绝口不言钱。
笔橐名臣后,箪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题作墓门镌。

关键词解释

  • 廉吏

    读音:lián lì

    繁体字:廉吏

    英语:honest official

    意思:清廉守正的官吏。
      ▶《史记•滑稽列传》:“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东观汉记•周泽传

  • 只消

    读音:zhǐ xiāo

    繁体字:衹消

    英语:only need

    意思:只须;只要。
      ▶宋·范成大《早衰》诗:“晚景只消如此过,不堪拈出教儿童。”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摺:“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