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南海东庙》 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意思:雷奔电万遮不住,直达海边没有去处。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南海东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罗浮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首联“罗浮山如万石锺,一服南走如渴龙”,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的形态,将其比作巨大的石锺,又如南走的渴龙。石锺本是大自然中一种特殊的岩石形态,这里用来形容罗浮山的规模之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罗浮山的敬畏之情。 颔联“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生动地描绘了罗浮山的气势,无论闪电般的雷鸣还是奔腾的洪水都无法遮住它的气势,它一直延伸到海边,没有尽头。 颈联“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描绘了罗浮山与大海的互动,山峰低头饮海,又仿佛戴上了祝融的家。这种描绘既体现了山与海的互动,也体现了罗浮山的神秘和独特。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分别描绘了罗浮山的宫殿、城郭、玉阙、晴天的飞雪等景象,这些景象既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力,也体现了罗浮山的壮丽和独特。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罗浮山如万石锺,一服南走如渴龙。
雷奔电万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
珠宫玉室水精殿,万水一日朝再衙。
青山四围作城郭,海涛半浸青山脚。
客来莫上浴日亭,亭上见海君始惊。
青山缺处如玉玦,潮头飞来打双阙。
晴天无云溅碎雪,天下都无此奇绝。
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
海神喜我著绮语,为我改容收雾雨。
乾坤轩豁未能许,小试日光穿漏句。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雷奔

    读音:léi bēn

    繁体字:雷奔

    意思:亦作“雷渀”。
     如雷之奔行。形容速度之快。
      ▶晋·左思《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流激盪,涛涌波襄,雷渀电洩,

  • 直抵

    引用解释

    一直到达;直接到达。《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欲游天下,道 九原 ,直抵 甘泉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由 猛拱 、 猛养 可捣其 木梳 之老巢,由 木梳 至 阿瓦 又皆陆行,步骑可直抵城下。”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小河水流环绕 镇筸 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 辰河 ,直抵 洞庭 。

  • 海滨

    读音:hǎi bīn

    繁体字:海濱

    英语:(n) shore; seaside

    意思:(海滨,海滨)
    近海之处;海边。
      ▶《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
      ▶孔颖达疏

  • 遮不

    读音:zhē bù

    繁体字:遮不

    意思:尽管;任凭。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直饶珠宝如山岳,遮不绫罗满殿堂,煞鬼忽然来到后,阿谁能替我无常?”

    解释:1.尽管;任凭。<

  • 去处

    读音:qù chù

    繁体字:去處

    短语:住处

    英语:whither

    意思:(去处,去处)
    I
    离别与相处。
       ▶宋·曾巩《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