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意思:宓子弹邑宰天,终军放弃繻英好时。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高栋先生的品格和才情。 首联“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描绘了高栋先生的住所,给人以清凉之感,如同秋风拂过衣裳。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高栋先生的品格如同秋风一样清爽,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颔联“翛然欲下阴山雪,
不去非无汉署香。”描述了高栋先生品格的高尚,他欲下阴山雪,却不去并非无汉署香。这里借用典故,表达了高栋先生不追求名利,却有着高尚的品格和香气。 颈联“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进一步描绘了高栋先生的才情,他如同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既有才华横溢,又有高尚的品格。 尾联“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表达了对高栋先生的期望和赞美,他应该穿着王乔履,得到真正的赏赐还怀疑出尚方。这里借用典故,表达了对高栋先生的赞美和期望。 全诗通过对高栋先生的赞美和赞美其品格和才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栋先生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贴切,表达了诗人对高栋先生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高栋先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
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
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宓子

    读音:fú zǐ

    繁体字:宓子

    意思:即宓子贱。
      ▶《吕氏春秋•具备》:“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唐·高适《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 邑宰

    引用解释

    县邑之长。即县令。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谁谓邑宰轻,令名恐不劭。” 清 袁枚 《新齐谐·盘古以前天》:“棺为邑宰某所得,持献制府。”

    读音:yì zǎi

    近义词:县令 县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