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雉带箭》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意思:将军想用巧妙埋伏的人,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雉带箭》

全文创作背景

《雉带箭》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中,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下: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韩愈在徐州担任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的幕僚,被辟为节度推官,掌管文书事务。在这一年的秋天,他随从张建封参与了一次射猎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韩愈目睹了猎人英勇射猎的场景,并被其中的气氛所感染。他于是写下了这首《雉带箭》,以生动形象地记录下这次射猎的经历。 综上所述,《雉带箭》的创作背景是韩愈在徐州幕府中,随从张建封参与射猎活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盘马弯弓

    解释

    盘马弯弓 pánmǎ-wāngōng

    [make a show of readiness to fight] 驰马盘旋,张弓欲射。形容做好厮杀准备。比喻故作惊人姿态,实际并没有马上行动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唐&mi

  • 将军

    读音:jiāng jūn

    繁体字:將軍

    短语:

    英语:(army) general

    意思:(将军,将军)

     1.官名。
      ▶《墨子•非攻中》:“昔者

  • 欲以

    读音:yù yǐ

    繁体字:欲以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