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歌行》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意思:昭君远嫁已经年多,戎狄没有满足不再和。

出自作者[唐]屈同仙的《燕歌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和戍边将士生活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以及战争的残酷。 首先,诗中描绘了渔阳的秋天景象,塞外的草色已经变得稀疏,这暗示了边塞的寒冷和荒凉。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他们相对而坐,都想着回家。这种情感通过“并思归”三个字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描述了边塞的战争场景。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这是对边塞恶劣环境的生动描绘。而瀚海龙城皆习战,则揭示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频繁。 然后,诗人又描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气氛,鼓角相闻,旌旗不见,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紧张感。同时,诗人也暗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十年金戈玉剑的征战,让人不胜感慨。 在诗的结尾,诗人又描绘了红粉青楼多怨情,这些女子长期在边塞生活,过着艰苦的生活,充满了怨情。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这两句则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家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边塞战争和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边塞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
金戈玉剑十年征,红粉青楼多怨情。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关键词解释

  • 昭君

    读音:zhāo jūn

    繁体字:昭君

    意思: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元帝宫人。
      ▶竟宁元年,匈奴·唿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

  • 戎狄

    读音:róng dí

    繁体字:戎狄

    意思:亦作“戎翟”。
     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国语•周语上》:“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

  • 远嫁

    读音:yuǎn jià

    繁体字:遠嫁

    意思:(远嫁,远嫁)
    嫁到远处。
      ▶《汉书•张禹传》:“老臣有四男一女,爱女甚于男,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不胜父子私情,思与相近。”
      ▶晋·石崇《王明君辞》:“传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