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呈辛稼轩》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意思:书生不希望黄金印,十万带兵离开战场。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呈辛稼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书生宁愿投身战场,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的崇高精神。 首句“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直接点明书生的心志,他并不追求权势和财富,而是愿意去战场,提兵杀敌。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坚定的形象,他愿意为了国家付出一切,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这句诗进一步赞美了书生的精神。他并不追求个人的名声和荣誉,只希望得到词人辛弃疾的题字和赞扬。这种淡泊名利,追求高尚的精神,即使在死后,也会像春风中的梅花一样,香气犹存。 整首诗通过对书生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为了理想和信仰,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书生高尚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黄金印

    引用解释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昜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

  • 书生

    解释

    书生 shūshēng

    (1)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copier]∶指抄写的人

    引用解释

    1.读书人。古时多

  • 战场

    读音:zhàn chǎng

    繁体字:戰場

    英语:battlefield

    意思:(战场,战场)

     1.两军交战的地方。
      ▶《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