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良》 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

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

意思:博浪挥动铁锤处,念念不忘报国仇。

出自作者[宋]黎廷瑞的《张良》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历史人物韩信,他曾经为了国家而挥椎挑战秦始皇的博浪沙,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诗中通过追忆韩信的事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和批评。 首句“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直接引用了历史典故,描述了韩信在博浪沙挥椎挑战秦始皇的壮举,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报国仇”一词也暗示了韩信为国家的付出和牺牲,体现了诗人对韩信爱国精神的赞美。 “如何销印事,独不为韩谋”,这句诗则是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和批评。在古代,印信是权力的象征,而“销印事”则暗指当政者对国家大事的处理不力,甚至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当政者缺乏韩信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的失望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和现实政治的反思和批评,表达了对爱国精神的赞美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敬仰、怀念、反思和批判之情的诗歌,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博浪挥椎处,惓惓报国仇。
如何销印事,独不为韩谋。

关键词解释

  • 博浪

    读音:bó làng

    繁体字:博浪

    意思:
     1.地名。即博浪沙。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张良以五世相韩,椎秦始皇于博浪之中。”详“博浪沙”。
     
     2.轻佻,风流。
      ▶《

  • 报国

    读音:bào guó

    繁体字:報國

    英语: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意思:(报国,报国)
    为国家效力尽忠。
      ▶

  • 国仇

    读音:guó chóu

    繁体字:國仇

    意思:(国仇,国仇)
    见“国雠”。

    造句:盟国仇恨拿破仑,认为他是他们遭受灾难的祸根。 >查看更多国仇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