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华严经诗》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意思:王黼在思贤已经再三,天子下诏书要拆紫泥面包。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题华严经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官员对皇帝诏书的思考和回应。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深深关切,以及对言辞和行动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描绘了皇帝对贤才的重视和寻求,以及即将发布的诏书即将打破紫泥缄封的情景。这里的“黼幄”象征着朝廷的决策中心,“思贤”则表达了皇帝对人才的渴求。而“紫泥缄”则是诏书的传统封装方式,象征着诏书的庄重和权威。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这两句诗则是对诏书内容的期待和期望。诗人希望诏书中包含有益于天下的嘉言,这不仅是对言辞的赞美,更是对行动的期待。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诏书以黄金铭文,也不如一句有益于天下的嘉言更有价值。这表达了诗人对言辞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言辞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对人才的渴求和对诏书的期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深深关切。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言辞和行动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强调了言辞的力量和影响力。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诏书

    读音:zhào shū

    繁体字:詔書

    短语:旨 诏 诰 敕

    英语:rescript

    意思:(诏书,诏书)
    皇帝颁发的命令。
      ▶《史记•儒林列传》:“臣谨

  • 再三

    读音:zài sān

    繁体字:再三

    短语:数 勤 高频 迭 往往 亟 频 累 屡 累累

    英语:over and over again

    意思:
     1.第二

  • 黼幄

    读音:fǔ wò

    繁体字:黼幄

    意思:即黼帷。
      ▶《宋史•乐志九》:“黼幄蝉蜎,飙斿宁燕。”参见“黼帷”。

    造句:暂无

  • 泥缄

    读音:ní jiān

    繁体字:泥緘

    意思:(泥缄,泥缄)
    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
      ▶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词:“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明·杨慎《周五津寄锦笺并柬杨双泉》诗:“老来无复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