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何罪工发冢,自是诸生爱颔珠。
意思:《诗》、《书》有什么罪工发冢,从此,诸生爱下巴珠。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读汉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学问和实践的。它通过描绘几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了对于读书与实践的不同看法。
首句“万石躬行不读书,公孙张禹号名儒”,这里提到了万石君石奋和公孙弘张禹两位历史人物。石奋以行为谨慎、恭敬孝顺闻名,他并不以读书为重,而是以躬行为主,不尚空谈。公孙弘张禹则是汉代著名的儒学大家,他们以博学多闻著称,但他们的学问并非全靠读书得来,也包括了亲身实践和人生经验。
“诗书何罪工发冢,自是诸生爱颔珠。”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批评了只重读书、忽视实践的学风。诗人指出,那些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践的人,就像那些只为了寻找宝珠而不顾道德的盗墓者一样。而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应该是像那些有实际经验、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一样,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批评了只重书本、忽视实践的学风。它鼓励人们要注重实际生活,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而不是只依赖书本知识。这种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对于学问和实践的不同看法。它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