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平江送至广通》 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

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

意思:共可怜话别无夜长,红蜡烛清樽碧箫。

出自作者[明]杨慎的《谢平江送至广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明月清风渡两桥,相随百里不辞遥。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明月清风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首两句“明月清风渡两桥,相随百里不辞遥。”描绘了离别者所经过的美丽景色,明月高悬,清风徐来,两座桥静静横跨在前方。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者不畏路途遥远,愿意陪伴在对方身边,表现出深深的情意。 接下来的两句“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离别者深感寂寞,只有红烛和清樽相伴。离别者吹起了碧玉箫,声音悠扬,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两句诗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以明月清风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和不舍,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月清风渡两桥,相随百里不辞遥。
共怜话别无长夜,红烛清樽碧玉箫。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关键词解释

  • 话别

    读音:huà bié

    繁体字:話別

    英语:say good-bye; bid farewell

    意思:(话别,话别)
    I
    临别时聚谈。
       ▶唐·权德舆《送裴秀才贡举》诗:“临流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碧玉

    读音:bì yù

    繁体字:碧玉

    短语:翡翠 祖母绿 刚玉 黄玉 硬玉

    英语:jasper

    意思:
     1.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

  • 玉箫

    读音:yù xiāo

    繁体字:玉簫

    意思:(玉箫,玉箫)

     1.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
      ▶《晋书•吕纂载记》:“即序胡·安据盗发张骏墓,见骏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箫。”
      ▶南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