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 信步不知行几远,却怜芳草伴人归。

信步不知行几远,却怜芳草伴人归。

意思:走路不知道走了多少远,但怜芳草伴人回家。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杨花落地鸊鹈飞,百里湖山碧四围。
信步不知行几远,却怜芳草伴人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以杨花(即柳絮)和鸊鹈(一种水鸟)为元素,展示了湖山碧绿的美景。同时,诗中表达了诗人信步漫游,怜爱芳草相伴归家的情感。 首句“杨花落地鸊鹈飞”,以杨花飘落的场景开始,描绘出暮春时节柳絮飘零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鸊鹈在湖面上飞舞,又增添了湖光水色的美感。 “百里湖山碧四围”则进一步描绘了湖山的美丽景色,百里之广的湖山一片碧绿,四周环绕着春天的生机。这句诗将湖山的壮丽与春天的色彩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信步不知行几远”表达了诗人信步漫游,陶醉在美景中的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流连忘返,不知已经走了多远。 最后,“却怜芳草伴人归”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怜爱芳草,因为它陪伴着诗人归家,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陶醉其中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喜悦之情。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花落地鸊鹈飞,百里湖山碧四围。
信步不知行几远,却怜芳草伴人归。
作者介绍 孙绰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信步

    读音:xìn bù

    繁体字:信步

    英语:stroll

    意思:漫步,随意行走。
      ▶唐·齐己《游谷山寺》诗:“此生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笻信步登。”
      ▶《水浒传》第四回:“忽一日,天气暴暖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行几

    读音:háng jǐ

    繁体字:行幾

    意思:(行几,行几)
    将近。
      ▶《汉书•韩安国传》:“高帝身被坚执锐,蒙雾露,沐霜雪,行几十年,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
      ▶颜师古注:“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