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意思:文章锦心仍绣器官,屠龙全家怎么用得着。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一带)看到魏武帝曹操的子孙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父亲的恭敬和畏惧,同时也对唐来历史上的将军们的缺席表示遗憾,对魏武子孙的谨慎和恐惧表示同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首联“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描绘了魏武子孙们的寂静和孤独,只有通过画中的将军形象来想象他们的父亲的历史。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描绘了作者在邺城初次见到魏武子孙们的黄须面容,虽然他们对于父亲的恭敬和畏惧,但至少还有一丝的亲情和温情。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同情和理解。 颈联“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描绘了魏武子孙们对于父亲的恭敬和恐惧,他们只能在图籍中了解父亲的历史,小心翼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尾联“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无法像历史学家一样著书立说,只能隐居在蝉叶之中,感到自己的无奈和悲哀。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同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锦心

    读音:jǐn xīn

    繁体字:錦心

    意思:(锦心,锦心)
    比喻优美的文思。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镜花缘》第九二回:

  • 屠龙

    读音:tú lóng

    繁体字:屠龍

    意思:(屠龙,屠龙)

     1.《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
      ▶唐·卢照邻《释疾文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