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轩赏芍药》 不用胭脂涴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

不用胭脂涴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

意思:不用胭脂沾到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

出自作者[宋]罗原知的《西轩赏芍药》

全文赏析

《西轩赏芍药》是宋代诗人罗原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芍药花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这里的“春色”不仅仅是指春天的景色,更是指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情感。诗人用“满园”来形容春色的浓烈,用“关不住”来表现春色的无法阻挡,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二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以一枝红杏为代表,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红杏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生机,而“出墙来”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已经溢出园外,感染了周围的一切。这里的“墙”可以理解为园子的围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心中的障碍。诗人用“出墙来”来表现春天的美好已经冲破了一切束缚,无处不在。 第三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为代表,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景色。梨花是春天的代表花卉之一,洁白如雪,清新脱俗。诗人用“千树万树”来形容梨花的繁茂,用“开”来表现梨花的盛开,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画卷。 最后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以燕子为代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亲切感和怀旧情怀。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每年春天都会回到这里。诗人用“似曾相识”来形容燕子的亲切感,用“归来”来表现燕子的忠诚和执着。这里的“燕”可以理解为燕子,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诗人用燕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芍药花、红杏、梨花等花卉的美丽,以及燕子的归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用胭脂涴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
凭将一盏浇妆酒,博得花阴无限诗。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胭脂

    读音:yān zhī

    繁体字:胭脂

    短语:痱子粉 雪花膏 粉扑

    英语:rouge

    意思:亦作“臙脂”。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艷的红色。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