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子之歌》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意思:静想古今为您的,没有人因此不灭亡。

出自作者[唐]同谷子的《五子之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君主对国家安宁与衰败的深思。开篇“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意味着国家的根基在于安宁,而治理国家则需要时刻警惕,防止衰败。这体现了作者对君主职责的理解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对比历史上荒淫无度和有序治理的君主,警告当前的君主不要重蹈覆辙。“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一句,揭露了荒淫君主的生活状态,而“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则展示了这种生活的必然结果。同时,他赞美了像陶唐那样的明君,认为他们能守住家国,给子孙留下典范。 结尾部分,作者再次表达了对当前君主的忧虑和警告。“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一句,以太康的衰败为例,警告当前的君主不要步其后尘。最后“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五子既丧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则揭示了国家衰败后的后果,人民失去依靠,国家覆灭,无法挽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切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明君贤主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酒色声禽号四荒,那堪峻宇又雕墙。
静思今古为君者,未或因兹不灭亡。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
惆怅太康荒坠后,覆宗绝祀灭其门。
仇雠万姓遂无依,颜厚何曾解忸怩。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场前事悔难追。

关键词解释

  • 灭亡

    读音:miè wáng

    繁体字:滅亡

    短语:亡 沦亡 亡国 灭

    英语:be destroyed

    意思:(灭亡,灭亡)

     1.不复存在。
      ▶《书

  • 静思

    读音:jìng sī

    繁体字:靜思

    意思:(静思,静思)
    沉静地思考、省察。
      ▶《荀子•解蔽》:“闢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上》:“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

  • 今古

    读音:jīn gǔ

    繁体字:今古

    意思:
     1.现时与往昔。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