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残雷琴铭》 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意思:遇到已经痛苦,呜咽哀鸣王莽终古!

出自作者[清]谭嗣同的《题残雷琴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破天一声挥大斧》是一首对自然之物的深刻描绘和赞美,它以斧劈木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树木形象。 首联“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诗人以破天一声的强烈意象,描绘了大斧劈木的巨大力量和决绝姿态。干、断、柯、皮骨,这些具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树木在斧劈下的痛苦和挣扎。皮骨腐的描绘,更是赋予了树木顽强生存的精神力量。 颔联“纵作良材遇已苦”,诗人进一步赞美了树木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良材,是对树木优秀品质的赞美,而遇已苦,则表达了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痛苦。 颈联“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诗人以呜咽哀鸣的意象,表达了树木在终古以来的艰苦环境中哀怨、悲鸣的情感。莽终古,更加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恶劣,进一步突显了树木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以斧劈木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木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顽强的敬意。同时,也寓言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也应该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命感悟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破天一声挥大斧,干断柯折皮骨腐,纵作良材遇已苦。
遇已苦,呜咽哀鸣莽终古!
作者介绍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哀鸣

    读音:āi míng

    繁体字:哀鳴

    短语:嗷嗷叫 嘶叫 嚎啕

    英语:wail

    意思:
     悲哀地鸣叫。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雌雄相失,哀鸣相号。”

  • 呜咽

    读音:wū yè

    繁体字:嗚咽

    短语:作 响 鸣

    英语:sob

    意思:(呜咽,呜咽)

     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汉·蔡琰《悲愤》诗之一:“

  • 终古

    读音:zhōng gǔ

    繁体字:終古

    英语:forever

    意思:(终古,终古)

     1.久远。
      ▶《楚辞•离骚》:“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朱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