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王八》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意思:征马的嘶叫声长路,离开人抱佩刀。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别王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的诗。 首句“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征马嘶鸣,长路上留下一片嘶鸣声,离人佩刀,仿佛还能感受到他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也暗示了离别的人有着不凡的身份和地位。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境。客人来自远方,旅途遥远,而离人即将踏上归途,却要面对北风高涨的情况。这里的“东道”和“北风”都象征着离别的艰辛和困难。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间的无奈感受。萧索的时节,郁陶的心情,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最后,“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友人能够遇到知己,得到提携,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身境况的无奈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离别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长路

    读音:cháng lù

    繁体字:長路

    意思:(长路,长路)
    远路。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
      ▶

  • 佩刀

    读音:pèi dāo

    繁体字:佩刀

    英语:wear a sword at the waist

    意思: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
      ▶《汉书•王尊传》:“愿观相君佩刀。”

  • 马嘶

    读音:mǎ sī

    繁体字:馬嘶

    英语:nicker

    详细释义:马匹的叫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

    造句:<

  • 征马

    引用解释

    1.远行的马。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征马令硬实法:细剉芻……和穀豆秣之。” 石声汉 注:“征马,是能远行的马。”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2.战马。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鷙鸟休巢,征马踟躕。”《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