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

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

意思:放回有很多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全文赏析

渭树江云春复冬,安知今夕一尊同。 这首诗描绘了春冬交替的渭树江云,以及与友人把酒言欢的情景。诗人并没有预设特定的季节和天气,因此当春与冬交替之时,他与友人把酒言欢,这种偶然的相遇和相聚,让人感到惊喜和意外。 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穷困生活的淡然处之。诗人放还乡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以诗歌为伴,隐居山林,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并不感到厌倦。即使饿死,他也断然不会为了生计而去做那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笑我垂车老骑犊,喜公下马气如虹。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人自己年老垂车,却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而友人下马的气势如虹,令人敬佩。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志同道合的珍视。 暮年未敢忘忧国,白发丹心每愿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依然不忘忧国之情,他希望自己的白发丹心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种情怀令人感动,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冬交替、把酒言欢、隐居生活、友情、志向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渭树江云春复冬,安知今夕一尊同。
放还颇有诗招隐,饿死断无文送穷。
笑我垂车老骑犊,喜公下马气如虹。
暮年未敢忘忧国,白发丹心每愿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放还

    读音:fàng hái

    繁体字:放還

    意思:(放还,放还)
    释放回家。
      ▶《周书•明帝纪》:“及诸村民一家有犯,乃及数家而被远配者,并宜放还。”
      ▶《水浒传》第四七回:“二位放心,我这封亲笔书去,少刻定

  • 无文

    读音:wú wén

    繁体字:無文

    意思:(无文,无文)

     1.没有文字记述。
      ▶《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传:“言王当始举殷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

  • 隐饿

    读音:yǐn è

    繁体字:隱餓

    意思:(隐饿,隐饿)
    谓隐居不仕而挨饿。
      ▶汉·王充《论衡•非韩》:“武王不诛伯夷,周民不皆隐饿。”

    解释:1.谓隐居不仕而挨饿。

  • 送穷

    解释

    送穷 sòngqióng

    引用解释

    1.旧时驱送穷鬼的一种习俗。其时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 唐 韩愈 《送穷文》 李翘 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 顓頊 高辛 时,宫中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