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意思:绡帐哭着流苏,愁掩玉屏人安静。

出自作者[唐]冯延巳的《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全文赏析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句,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描写作者头发久未打理以及华丽的梳妆台与灰尘的对比来表现出作者的愁闷。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画面更加鲜明生动。从而引起读者的对比联想,更突出所要表现的对象,产生艺术感染力。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句,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一个“泣”字将本来无生命的纱帐写活了,同时一个“泣”字也点出了作者“闲愁”的词风,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在该部分第二句,作者也巧妙的用“掩”这个字将“愁寂”这种空间之感具体化了,以动写静使人更觉其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句,作者通过“反复”的艺术手法连续运用两个“多病”来强调自己已经病了多时,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加深了语气和抒情色彩。在艺术形式上,“反复”也可以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使词句整齐有序。该部分第二句,作者再次寓情于景,借用天上浮云来表现自己无法安定的心神,词句虽然没提到愁字,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愁情。同时也体现了这首词“悲喜综错、盘旋郁结”的艺术特点。
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种闲情闲愁表现得深沉而持久,想抛掷也抛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也是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玉屏

    读音:yù píng

    繁体字:玉屏

    意思:
     1.玉饰的屏风。
      ▶汉·邹阳《酒赋》:“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举手一劳,四座之士,皆若餔粱焉。”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姚母﹞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

  • 流苏

    解释

    流苏 liúsū

    [tassels] 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引用解释

    1.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于车马、帷帐等物上。《文选·

  • 绡帐

    读音:xiāo zhàng

    繁体字:綃帳

    意思:(绡帐,绡帐)
    轻纱帐。
      ▶晋·王嘉《拾遗记•蜀》:“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