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意思:不知道明年牡丹时,再次相逢何处。

出自作者[宋]叶清臣的《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

全文赏析

【注释】

①绿醑:美酒。
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评解】

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满斟美酒,劝友人尽情欢乐。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
切。表现了诗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则为东坡《水龙
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及贺方回《青玉案》“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了。
----------------------------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在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
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 ,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开篇写作者满斟绿色的美酒,劝友人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 。继而 ,词中又写作者纵酒高歌,劝友人尽饮 ,切切絮絮倾诉离情 。这里,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阳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 春色 ”总体为“ 三分 ”,而其中的“二分”是“ 愁 ”,“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 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
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作者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苏轼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大约即是从此处脱胎。
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花开”句,用韩偓《谪仙怨》“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作者只写“花开花谢 ”而不说“ 相思 ”,实际上“ 相思”已包容在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 都来几许 ”,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 ,亦暗寓其中 。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作者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 ”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 ,表现出作者开朗豁达的胸怀。
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此词语言刚健 ,笔调雄浑,在怅惘的别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迈开朗的气息 。词中“ 三分春色二分愁 ,更一分风雨 ”句,为苏轼《水龙吟》“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以及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斟绿醑留君住。
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作者介绍
叶清臣(1000─1049)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关键词解释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来岁

    读音:lái suì

    繁体字:來歲

    英语:the coming year; next year

    意思:(来岁,来岁)
    来年。
      ▶《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