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日西湖晚归》 只有牡丹才半拆,未知何处可娱宾。

只有牡丹才半拆,未知何处可娱宾。

意思:只有牡丹才半拆,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娱宾。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十日西湖晚归》

全文赏析

清晨出郭又晴曛,已见空枝嫩叶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照耀下的景象。诗人走出城郭,看到空寂的树枝上嫩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诗句中的“又晴曛”表达了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的天气,而“嫩叶新”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新的希望和活力。 争得山头能阁日,且容湖上不归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人希望能够在山头停留,让太阳照耀着,同时也在湖边停留,欣赏春天的美景,不愿离去。诗句中的“争得”和“且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入随百戏波翻海,酒到三桥月满身。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随着百戏的表演,仿佛看到了波涛翻滚的大海,而酒到三桥则表达了诗人酒酣耳热、心情愉悦的场景。诗句中的“波翻海”和“月满身”都给人一种生动形象的感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只有牡丹才半拆,未知何处可娱宾。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不舍。诗句中的“半拆”表达了牡丹花刚刚开放的状态,给人一种娇嫩、新鲜的感觉。而“未知何处可娱宾”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不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阳光下的景象、春天的生机勃勃、酒酣耳热的心情以及牡丹花的娇嫩新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晨出郭又晴曛,已见空枝嫩叶新。
争得山头能阁日,且容湖上不归春。
入随百戏波翻海,酒到三桥月满身。
只有牡丹才半拆,未知何处可娱宾。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娱宾

    读音:yú bīn

    繁体字:娛賓

    意思:(娱宾,娱宾)
    使宾客欢乐。
      ▶汉·祢衡《鹦鹉赋》序:“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