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边行》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意思: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没有消息。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天边行》

全文赏析

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鹤注】此是永泰元年成都作。自天宝十四载至此,已恰十载。《唐·五行志》:永泰元年三月辛亥,大风拔木。

  天边老人归未得①,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②。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③。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④。

  (此诗为久客思乡而作也。陇右二句,天边忧乱。洪涛四句,欲归未得。皆申明临江哭泣之故。)

  ①何逊诗:“天边看远树。”②赵曰:广德元年,吐蕃陷陇右,而河源不种矣。十二月陷松、维、保三州,则入于巴蜀矣。班固《两京赋》:“西荡河源。”鹤曰:胡骑,指吐蕃。羌兵,指党项羌、浑、奴刺之类。③王诛曰:洪涛滔夭,言民罹昏垫。秃鹙鸿鹄,欲与偕飞而不能也。《书》:“浩浩滔天。”《史记》:项羽围汉王,大风拔术。④【鹤注】骨肉,指弟在东都。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骨肉

    读音:gǔ ròu

    繁体字:骨肉

    英语:(n) flesh and blood; blood relation; kin

    意思:
     1.指身体。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命

  • 消息

    读音:xiāo xī

    繁体字:消息

    短语:信息 信 音

    英语:news

    意思:
     1.消长,增减;盛衰。
      ▶《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

  • 附书

    读音:fù shū

    繁体字:附書

    意思:(附书,附书)
    捎信;寄信。
      ▶唐·杜甫《石壕吏》诗:“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宋·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在路无附书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