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刘靖君碑》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

意思:儒生身上事情都成,身体表面浮华也能轻易。

出自作者[宋]薛师石的《读刘靖君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是一首描绘儒生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儒生清贫而高尚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联“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儒生生活的特点。儒生所追求的是学问、道德和事业,这些都是他们所重视的“身上事”,而身外的名利、富贵,如浮云般易逝,不值得过分追求。 颔联“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描绘了儒生生活的另一面,他们常常在山间种植竹子,形成一条小径,而挂冠则象征着他们退隐之后的生活。这里诗人表达了儒生在退隐之后,仍然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清贫的生活态度。 颈联“几於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诗人进一步赞美儒生的生活,他们像颜回一样长寿,像陶潜一样有高尚的品格和才华。他们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而不是外在的名利;他们能够得到陶潜一样的名声,是因为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才华。 尾联“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诗人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只要看看他们的碑文,就能明白他们的心境是多么的清净和高尚。这表达了诗人对儒生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生清贫而高尚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追求。通过描绘儒生的生活和品格,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学问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
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
几於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关键词解释

  • 儒生

    读音:rú shēng

    繁体字:儒生

    英语:Confucian scholar

    意思: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
      ▶汉

  • 身外

    读音:shēn wài

    繁体字:身外

    意思:自身之外。
      ▶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 浮华

    读音:fú huá

    繁体字:浮華

    英语:vanity

    意思:(浮华,浮华)

     1.讲究表面上的华丽或阔气,不务实际。
      ▶汉·王充《论衡•自纪》:“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

  • 身上

    读音:shēn shàng

    繁体字:身上

    英语:on one\'s body; physically

    意思:
     1.指本身,自己。
      ▶《宋书•庾炳之传》:“炳之身上之衅,既自藉藉,交结

  • 成身

    读音:chéng shēn

    繁体字:成身

    意思:犹修身。
      ▶《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吕氏春秋•尊师》:“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