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花六首》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意思:歌残别院烧灯夜间,你停止深宫看镜子时。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梅花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春愁和相思之情。 首联“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通过“断魂”、“春愁”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将这种情感比喻为只有月亮才能理解的“断魂”,又用“一枝”来形容这种情感的细腻和绵长。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这一联中,“不共人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独笑”则表现了诗人的坚强和乐观,而“忽疑君到”则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诗人回忆起在别院中唱歌的夜晚,深宫中独自化妆的时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感叹过去的梦已经随着流水远去,只能通过在山窗前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也表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 整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春愁和相思之情。通过具体的情感表达和场景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深宫

    读音:shēn gōng

    繁体字:深宮

    意思:(深宫,深宫)
    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战国·楚·宋玉《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唐·梁锽《长门怨》诗:“空殿看人入,

  • 别院

    正宅之外的宅院。 明 高启 《咏苑中秦吉了》诗:“驾来别院未知迎,先听遥呼万岁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是夜特开别院,叫两个养娘伏侍 王氏 与 崔县尉 在内安歇。” 郭沫若 《广寒宫》:“地:月里 广寒宫 嫦娥 们读书之别院。”

    读音:bié yuàn

  • 烧灯

    读音:shāo dēng

    繁体字:燒燈

    意思:(烧灯,烧灯)
    亦作“烧镫”。
     
     1.点灯。
      ▶唐·王建《宫词》之八九:“院院烧灯如白日,沈香火底坐吹笙。”
      ▶明·袁宗道《晚晴偏书》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