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昭应沈少府》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意思:鄂杜回忆过梨栗别墅,潇湘曾划雪霜天。

出自作者[唐]李洞的《赠昭应沈少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律诗,它通过描绘行宫、县判、云泉、华山、渭水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袍色虽青骨且仙”,通过描绘县判的青色袍子,表达了其气质高雅、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县判在官场上的地位和威望。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县判的敬仰之情,认为他虽然身着青色袍子,但气质高雅,如同仙人一般。 颔联“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通过回忆鄠杜的梨栗墅和曾经在潇湘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通过对比不同的地方,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多样性和美丽。 颈联“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描绘了华山上的僧人赠送茶具,渭水边的人们前来锁住小船的场景。这一联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尾联“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认为自己东送西迎的日子终有一天会结束,但新诗却可以流传下来。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关键词解释

  • 雪霜

    读音:xuě shuāng

    繁体字:雪霜

    意思:
     1.雪和霜。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鄠杜

    读音:hù dù

    繁体字:鄠杜

    意思:鄠县与杜陵。
      ▶杜陵,汉宣帝陵墓。靠近长安,为胜地。
      ▶汉·班固《西都赋》:“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
      ▶唐·许浑《别刘秀才》诗:“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

  • 梨栗

    读音:lí lì

    繁体字:梨慄

    意思:
     1.梨树与栗树。
      ▶汉·扬雄《长杨赋》:“驰骋粳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
     
     2.指梨子与栗子。
      ▶唐·秦系《山中奉寄钱起员外兼简苗发员外》诗

  • 霜天

    读音:shuāng tiān

    繁体字:霜天

    英语:cold weather

    意思:
     1.深秋的天空。
      ▶南朝·梁简文帝《咏云》:“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
      ▶隋·薛道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