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滋渡二首》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意思:更能斑竹驿站,初听鹧鸪啼。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松滋渡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乡晚晴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途迷茫的感受。 首联“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通过描绘诗人步行上短亭,长久地回望官渡的船只,展现出一种期待与不舍的情感,引出了诗人的乡思主题。 颔联“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则进一步描绘了江乡晚晴的美景,以及楚地老人谈论丰收的年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颈联“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通过“楚岫”这一意象,连接了诗人的乡思之情。同时,以“茫茫归路迷”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迷茫,进一步强化了乡思的主题。 尾联“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则以“斑竹驿”和“鹧鸪啼”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斑竹驿是古代驿站名,鹧鸪的叫声则常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将自己的乡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乡晚晴的美景为背景,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归途的迷茫。诗歌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
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鹧鸪

    读音:zhè gū

    繁体字:鷓鴣

    英语:partridge

    意思:(鹧鸪,鹧鸪)

     1.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

  • 斑竹

    读音:bān zhú

    繁体字:斑竹

    英语:mottled bamboo

    意思:
     1.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