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民诗其三·工》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意思:全国竞争如此,照片里金碧辉煌。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四民诗其三·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秦汉以来奢靡之风,提倡勤俭治国,回归淳朴的道德风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首段描述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工艺发展,赞扬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圣人遗留下来的制度日益纷乱的忧虑。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阿房宫、甲乙帐等宏伟建筑,展示了奢靡之风的盛行,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建筑被焚毁的惋惜之情。 诗中的“佛老徒”和“慈俭书”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道家等宗教思想的批判,认为它们只是空谈,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而“竭我百家产,崇乐一室居”则表达了诗人对百家争鸣、各执己见的社会现象的反思,认为应该回归到淳朴的道德风尚,崇尚勤俭节约。 最后,诗人通过“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为耻”等词句,表达了对当今社会奢靡之风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认为应该回归到朴素、简陋的生活方式,让帝王的荣耀回归到普通百姓身上。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淳朴道德风尚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教百工,作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记。
嗟嗟远圣人,製度日以纷。
窈窕阿房宫,万态横青云。
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
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
竭我百家产,崇乐一室居。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为耻。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轮指。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金碧

    读音:jīn bì

    繁体字:金碧

    意思:
     1.金和玉。
      ▶《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着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 碧照

    读音:bì zhào

    繁体字:碧照

    意思:碧绿闪烁的波光。
      ▶唐·孟郊《游枋口》诗之一:“太行青巅高,枋口碧照浮。”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